| 歷經8年整修 舊辦公廳舍光鮮登場 記者王國榮報導 花蓮舊火車站是早年花蓮市發展的精華地區,因為車站遷移後,整個舊站發展相對落沒,但幸好部分日式的辦公廳舍被保留下來,經花蓮縣文化局與臺鐵局等單位八年來的整修,全區鐵道舊廳舍已經完工,昨天特別舉行完工典禮,讓已經形成的鐵道一館、二館,可以完整呈現。 「花蓮鐵道文化園區──後段建築景觀工程」完工典禮,與會貴賓包括縣長傅?萁、文化局長吳進書、縣議員余夏夫、陳英妹、施慧萍、魏嘉賢、張正治、林春生、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工務段長陳主安、機務段長何東寶、臺灣鐵路公會理事謝勝明,以及永遠的台鐵志工鄧有才遺孀吳藜英等人。 園區分為兩個館 負責整體整建的建築師事務所專案經理蔡振成表示,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分為一館及二館,區域不算小,但可以透過在一館已經完成的鐵道模型當中,一窺當年舊站的繁榮光景。 傅?萁表示,鐵路局幾十年來所提供最好的服務,以及最親切的情感,是花蓮人永遠不可磨滅的回憶。長期以來花蓮對外交通相當不便,鐵路是許多花蓮子弟年輕時,出外打拚的共同回憶,更是花蓮百年來對外最重要的通路。 他說,看到工程串聯了舊火車站、日式辦公廳、廢棄宿舍、鐵路醫院、石藝大街等舊址,完整保存「共構」的鐵道文化園區,感到相當欣慰,相信未來也將是風靡全台、全世界鐵道迷的首選之地。 重現蒸氣小火車 此外,交通部策劃花蓮港到舊鐵道文化園區四公里的路程,重現百年蒸氣小火車的風貌,讓遊客搭乘復古小火車,遊覽太平洋的壯麗風光。歡迎大家扶老攜幼,到花蓮重遊舊地,重拾舊夢。 傅?萁強調,花蓮舊鐵道是目前台灣窄軌道基地遺址最完整的地區,藉由整體的修復完工,不僅使周邊居民開始編織過去的繁榮願景,更能深度的啟發人文歷史脈絡,帶動此地區的經濟與文化活動,讓過去的歷史重現,再度以藝術文化帶動周邊的文化產業活動與商業經濟發展,同時也將建構歷史風貌再生與活化的新契機,而豐富周邊觀光及文化發展的願景。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,花蓮舊鐵道園區是目前臺灣窄軌鐵道基地遺址,保存最完整的地區,藉由整區的修復完成,不僅可使周邊居民開始編織過去繁榮願景,更能深度的啟發人文歷史脈絡,帶動區域的經濟與文化活動。 昨天的完工典禮內容相當多元及豐富,除邀請街頭藝人,及笙華國樂團的表演暖場外,周邊社區居民、鐵道退休協會的成員更齊聚一堂見證這歷史的一刻,現場還布置了各項精采的展覽及活動,有文獻圖書、老照片及鐵道文物展、鐵道情境體驗區、鐵道歷史風華區、修復工程展示區、志工媽媽說故事及後山軌跡紀錄片發表講座等,讓參加民眾重拾共同文化記憶。 |